当人们提起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标志性的酒桶型表壳,是赛道上飞驰的F1赛车涂装,也是顶级运动员手腕上那抹轻盈而坚韧的色彩。酒桶型,确实是RICHARD MILLE自首次亮相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惊艳之作,以人体工学设计和视觉冲击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奢华维度。
然而,将RICHARD MILLE与酒桶型划上等号,未免失之片面。在酒桶型之外,RICHARD MILLE在圆形与方形的经典疆域里,开辟出另一番同样精彩的“方圆”天地。这些作品,或许形态各异,却无一不烙印着品牌的研发准则。
所以在正式踏入“方圆”天地之前,我们先回到原点,去探寻RICHARD MILLE的研发准则。因为只有理解这些,才能理解,为什么RICHARD MILLE的辨识度并不拘泥于形状。
造物准则:一切从性能与舒适出发
RICHARD MILLE的制表哲学,从诞生之初就显得与众不同。品牌创始人Richard Mille先生曾言:“我想设计出全然创新的产品,打破风行一时的经典风格,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为了成果而在所不惜。”这份决心,奠定了品牌不妥协的基调。
不妥协的标准是什么?或许可以从RICHARD MILLE设计灵感窥探一二。“RICHARD MILLE腕表体现我们对一切技术万物的热爱,尤其是汽车领域和航空工程。”
与传统制表业从草图的美学设计出发不同,RICHARD MILLE的腕表设计遵循着一个信条——功能决定形式,以功能影响美学设计。如同F1赛车的设计,每一个部件的存在都必须有其功能上的绝对必要性,任何纯粹为了装饰而存在的冗余都会被无情舍弃。
看似“炫技”的镂空机芯,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通透,更是为了极致的轻量化与抗冲击性;醒目的花键螺丝,每一颗都需历经20多道工序,其设计旨在提供更精准的扭矩控制,确保机芯与表壳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固。这种对功能性的偏执,是一切设计的底座。
不妥协也体现在对前沿材质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级制表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与贵金属的重量挂钩。然而,RICHARD MILLE却掀起了一场关于“轻”的革命。它创新性地将一级方程式赛车和航空航天工业中的高科技材料引入腕表制造。钛合金、纳米碳纤维、Carbon TPT®碳纤维、Quartz TPT®石英纤维、石墨烯……这些曾经在技术手册里的词汇,成为了腕表的一部分。
选择这些材料,并非哗众取宠的噱头,而是因为它们能在轻量、硬度、耐腐蚀、抗温差等方面提供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正是这种对材料科学的持续深耕,才诞生了连同表带总重仅18.84克的RM 27-01 Rafael Nadal陀飞轮腕表这样的传奇。RICHARD MILLE用结果证明,奢华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无论技术多么复杂,材质多么前卫,腕表终究是为人佩戴而生。这一点,RICHARD MILLE从未遗忘。标志性的酒桶型表壳,其弧度设计便是为了完美贴合手腕的自然曲线。这份对人体工学的执着,同样贯穿于圆形和长方形表款的设计之中。无论表壳尺寸如何,RICHARD MILLE总能通过精妙的线条、轻盈的材质和一体化的表带设计,实现一种“人表合一”的佩戴感。
在这样的制表准则下,RICHARD MILLE一只脚坚定地站在19世纪,忠于瑞士伟大的制表传统,坚持手工打磨与组装;另一只脚则早已迈入了21世纪,拥抱最尖端的技术与材料。现在,就让我们循着这条脉络,去看看三款跳脱出酒桶造型,却同样凝聚了品牌准则的杰作。
圆融之境:RM 33-03 自动上链腕表
圆形,是腕表世界中最经典的形态之一。全新的RM 33-03,便是一款在圆形设计中,展现品牌造物哲学的典范之作。表壳侧面的凹槽设计,以及表带与表壳衔接处的流畅弧度,都是人们熟悉的RICHARD MILLE语言。这种设计,让RM 33-03在拥有圆形腕表普适性美感的同时,又保留了极高的品牌辨识度。
RM 33-03 Carbon TPT®碳纤维款
RM 33-03五级钛合金款
正如品牌创意与研发总监Cécile Guenat所言:“RM 33-03所展现的优雅格调、精湛技艺与人体工学设计,都映衬出品牌灌注于每一枚作品的至臻匠心。”
这份匠心,首先体现在其搭载的全新镂空自动上链机芯RMXP3之上。为了在纤薄的表壳内容纳复杂的机械结构,工程师们为其配备了一枚由整块实心铂金打造的偏心式微型摆陀。这枚小巧而高效的摆陀,不仅为腕表提供了稳定的双向上链动力,更使得整枚机芯的厚度被压缩至3.28毫米。
机芯的底板与桥板均采用五级钛合金打造,并通过Titalyt®电浆氧化和黑色PVD等工艺处理,确保了结构的坚固与运转的顺畅。高度镂空的设计,让内部的机械世界一览无余,Cécile Guenat补充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处理手法,强调机芯内部结构的立体层次,营造出迷人的光影氛围。”
功能布局上,RM 33-03亦有巧思。半瞬时跳转的日期显示位于5点钟位置,而小秒针则被设置在品牌腕表中不常见的6点钟位置,这一布局既为表盘增添了动态美感,也含蓄地向经典制表传统致敬。
在材质的演绎上,RM 33-03提供了两种选择:一款为全五级钛合金,低调而富有科技感;另一款则将Carbon TPT®碳纤维的独特纹理与5N红金的温暖光泽相结合,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对比。无论哪种材质,41.7毫米的直径与仅9.7毫米的厚度,都能轻盈地贴合于腕间。
矩形之思:RM 16-02 超薄自动上链腕表
如果说圆形代表着和谐与包容,那么长方形则象征着秩序、结构与力量。当RICHARD MILLE将目光投向这一几何形态时,一座腕上的“粗野主义建筑”出现了。
RM 16-02 Terracotta Quartz TPT®赤土色石英纤维款
RM 16-02五级钛合金款
RM 16-02的线条纯粹而精准,初见之下,其内部繁复交错的结构,宛如一座微缩的迷宫,这正是其设计的精妙之处,利用视觉的深度和层次,引导佩戴者去解读线条与空间的关系。
为了实现这种建筑般的通透感,RICHARD MILLE使用了品牌第15款自主机芯——CRMA9。微喷砂五级钛合金底板上,被铣削出67个大小不一的开口,光线得以毫无阻碍地穿透腕表,将机芯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倒角都清晰呈现。
表盘的设计同样别出心裁。小时标记被设计成线状贴花,为时间的读取增添了乐趣。背面的铂金摆陀经过全新设计,配备了两个五级钛合金砝码,在保证高效上链的同时,其轮廓也成为整体建筑美学的一部分。
在佩戴体验上,RM 16-02在原作RM 016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尺寸缩小了10%,更加贴合手腕,增强了品牌特有的线条感。它提供两种表壳选择:一种是经典的五级钛合金,通过微喷砂、缎面打磨和抛光倒角的组合,展现出丰富的质感;另一种则是专为运动打造的全新Terracotta Quartz TPT®赤土色石英纤维款,其最终呈现出的独特纹理与赤陶般的温暖色调,呼应了粗野主义建筑所尊崇的“材料诚实”理念。
极限之圆:RM 032 自动飞返计时码表终极版
当圆形的表盘与极限环境相遇,RICHARD MILLE再次以其“功能决定形式”的准则,打造出一款能够征服大洋深处的专业时计——RM 032自动飞返计时码表终极版。作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这枚限量80枚的腕表,将品牌的技术性能、标志性风格与无与伦比的耐用性推向了新的高峰。
RM 032
这枚腕表的设计初衷,是为专业潜水人士提供极致的安全性与易读性。其防水深度达到了300米。自由潜水世界纪录保持者、品牌挚友Arnaud Jerald佩戴它勇闯深海,便是对其性能的最好佐证。50毫米的硕大表壳,以五级钛合金和Carbon TPT®碳纤维打造,在保证坚固耐用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了重量。
为了确保水下的绝对安全,RM 032配备了多项专业功能。首先是单向旋转表圈,这是潜水表的标准配置,用以计算潜水时间。而3点钟位置的运转指示器,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设计。它通过一个由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和黑色扇形组成的指示盘,以每分钟2转的速度旋转,让潜水员在昏暗的水下也能清晰地确认机芯是否在正常工作。
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RICHARD MILLE为其开发的专利锁定表冠。在巨大的水压下,普通的计时按钮可能会被误触。为此,RM 032的表冠和计时按钮可以通过旋转一个锁定圆环来进行固定。当圆环显示为红色时,代表已锁定;显示为绿色时,则为解锁状态。这一巧妙的设计,降低了任何意外操作的可能,并进一步增强了腕表的防水密封性。
RM 032,是一件毫无妥协的专业工具。它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源自极端环境可能存在的挑战。它在展示,RICHARD MILLE的圆形腕表,不仅可以是优雅的,也可以是强悍、纯粹的功能主义杰作。
从优雅和谐的RM 33-03,到结构主义的RM 16-02,再到极限功能的RM 032终极版,RICHARD MILLE用这三款截然不同的作品,清晰地表达:品牌的个性,不会被禁锢于任何一种特定的形状之中。
无论是圆形、长方形还是酒桶形,贯穿始终的,是对前沿材料的执着、功能主义美学的展现,以及对佩戴者舒适感受的不懈追求。它们共同构筑了RICHARD MILLE的内核—一个不被定义,永远驰骋在创新赛道上的腕间传奇。